欢迎光临乐山市审计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策法规

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4-09-03 16:11     来源: 市审计局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关于乐山市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市人大常委会安排,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我市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根据市委、市政府、省审计厅安排部署和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20237月至20246月,全市共审计和调查单位145个,查出违纪违规问题金额8.99亿元,促进财政增收节支1.22亿元,挽回和避免损失2149万元,核减投资1135.63万元,提交审计报告等164篇。同时,加大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督促力度,2022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68项问题,已整改63项,剩余5债务风险化解、闲置资产盘活等问题仍需持续整改

审计结果表明,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和全市产业强市、旅游兴市实践定位,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主要工业品价格下跌等冲击,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贯彻落实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四个倍增计划、经济运行向好提升20条等政策措施。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8.5亿元。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免2.02亿元。落实就业创业补助资金2亿元。

——重大任务有序推进。投入76.72亿元,用于乐山机场、省道215线、省道308线、城市功能提升工程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资金9亿元,支持文旅事业和科技体育事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投入14.72亿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乐山。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统筹安排38.51亿元支持办好30件民生实事。落实资金50亿元用于义务教育三免一补、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一职中新校园建设、实验中学教学楼附属设施建设等。发放困难群众补助5.73亿元,兜牢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投入1.66亿元对全市16.3万名特困人员、孤儿、低保对象等实施医疗救助。

——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建立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做好政府债务违约风险防范、隐性债务化解和法定债务预警、隐性债务红色、财政重整债务风险防范。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保障三保支出。

一、市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市财政局编制的决算草案表明,2023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5亿元,加上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收入总计183.07亿元,支出总计170.47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3.32亿元,加上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收入总计122.21亿元,支出总计115.76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1.25亿元,支出总计1.21亿元;市级统筹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收入72.58亿元,加上转移性收入0.24亿元、上年滚存结余99.79亿元,收入总计172.61亿元,支出57.93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14.68亿元。2023年,市财政局等部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抓实财政收支管理,兜牢三保底线,防范财政风险,市级预算执行总体平稳有序。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单位组织收入不到位。一是市本级非税收入4.75亿元滞留财政专户未及时缴库。二是城区临时占道停车收费、乐山大佛景区白天游江收入等2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未缴财政,分别为2301.01万元、6900万元。

(二)预算编制不规范。一是预算编制不细化。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对下专项转移支付中有1.36亿元未分地区编制。二是代编预算规模较大。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支出中代编预算为32.6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支出2354万元均为代编预算。三是预算编制不完整。未将省财政厅提前下达的2023年转移支付资金26.54亿元编入年初预算。

(三)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下达不及时。本级未在规定时限分配下达中央和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22亿元、市级转移支付资金1.52亿元;2个部门未及时分配下达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828万元。有的共管资金分配依据不够科学,未按规定的因素和权重计算分配资金1359万元;体彩公益金主管部门对247个项目分配依据不充分,26个项目长期未实施,798.17万元闲置。

二、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4个部门及所属6个单位,从审计情况看,各部门(单位)不断加强预算收支管理,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准确。个别部门项目支出未细化到具体项目,涉及资金520万元。有的项目简单沿用上一年度工作计划编制预算,导致实施的情况与预算编制内容不一致,涉及资金70万元;个别部门未经充分论证和研究编制项目支出预算,导致8个项目未实施,涉及资金130.4万元。

(二)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3个部门和2个单位对存量资金清理不到位,663.32万元未及时收回财政使用。应急救援培训未按要求优先安排使用民非专户拨款中的省级配套资金,而使用当年市级财政资金。

(三)执行财经纪律不严。一是个别单位违规占用关联单位车辆长达3年。二是2个部门三公经费决算较上年分别增加3.77万元、2.96万元,增长率分别为30.66%145%。三是有的单位违规改变购买服务性质,变相长期聘用人员。四是个别部门将活动经费直接拨付至个人账户,未统一掌握使用。

(四)绩效管理有待提升。一是预算执行率低。个别部门7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50%,其中6个执行率为0;个别部门19个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仅为20.64%;个别部门2项省级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仅为9.91%二是债券资金使用效益不佳。1个专项债券项目和17个一般债券项目资金使用进度缓慢。三是绩效评价工作推进不到位。市本级的8个市级部门重点绩效评价结果未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个别部门18个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主管部门未按要求对9692.3万元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下达资金绩效目标、开展总体绩效评价等工作。

(五)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主管部门对工业发展补助项目监管不到位,6个项目逾期未验收,涉及补助资金1678万元;2个项目逾期未竣工,涉及补助资金507万元;超范围使用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8.2万元。

三、重大项目和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一)重大项目审计情况。

1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围绕晶硅光伏产业头号工程,对乐山晶硅光伏产业项目配套建设的工业供水二厂和工业污水处理二厂及配套管网工程进行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项目资本金筹措不力,1.91亿元资本金未及时到位,影响项目按期建成投用。二是未经报批擅自调增项目投资6.09亿元,超原批复投资40.89%。三是重大项目管理不规范。项目建设存在未履行施工图审查程序、落实工程质量首要责任不到位、农民工工资安全未得到有效保障、未督促参建单位严格履职尽责等问题。

2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费情况审计。重点审计了6个部门,涉及总经费预算1.1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赛事物资管理不规范。个别单位未按规定设立赞助物资管理库,也未对赞助物资进行有效管理和清点;个别部门未对活动取消后未使用的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二是相关主管部门未对办赛经费、竞赛经费的合规性、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核,经费支出无合规票据。三是个别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主管部门未将协会的项目结余经费23.7万元退回市财政局;部分协会使用大额现金支付省运会费用,涉及56.35万元。

3工程招投标领域监管情况审计。重点关注了市发展改革委及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招投标领域履职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招投标市场竞争程度不充分。抽查286个项目发现,108个项目招标文件不同程度存在以不合理条件、评分标准排斥、限制潜在投标人的情况。二是招投标领域信息化建设滞后。住建、交通、水利等主要建设行业均未全面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标,电子标执行率分别为84.82%95.29%47.12%。公共交易平台在线监管作用未充分发挥,一些围标串标案件线索未及时移交查办,合同信息未公示或公示不及时等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整改。

(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

3个县开展了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重点关注了政策兜底帮扶、就业帮扶、农业经营和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等方面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个别县违规安排76户农户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涉及补贴资金32.18万元。2个县拖欠220名脱贫户公益性岗位工资44.1万元。3个县对147名死亡人员注销不及时,多发放补贴6.8万元。

2就业帮扶措施不力。个别县2022年推送就业稳岗率仅有24.53%2个县组织不符合条件的27名人员参加就业培训,发放补助3.25万元。2个县3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当地脱贫群众务工的劳动报酬比例未达15%的规定要求。

3集体资产管理薄弱。3个县投入2837.21万元的41个项目已处于闲置或废弃状态。个别3个资产出租项目未收回租金31.44万元;个别386户脱贫户或监测户向村集体借款311.37万元逾期未归还。个别县属国有企业为政府代建涉农项目,未签订协议就将财政资金购置的479.65万元设备安装到民营企业厂房。

4农民权益保障不足。有的乡镇将产业发展资金110万元出借给2个民营企业,资金年化收益仅有3.5‰且未按时收回;有的县属国有企业无偿出借扶贫产业资金150万元给民营企业,且长期未收回。

(三)种粮农民收益保障审计。

8个县种粮农民收益保障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种粮补贴管理不规范。8个县的惠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未全部纳入一卡通平台审批,涉及资金8634.87万元。29.4万元种粮补贴结余资金未按规定转入粮食风险金专户。

2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8个县涉及补贴种粮农民收益的财政资金2.64亿元未及时发放。4县未及时组织项目验收、未及时拨付补助资金2036.38万元。7县落实社会保障卡支付农业保险赔款政策不到位,承保公司未及时定损和拨付230.47万元粮食种植保险赔款。

3补贴发放对象不精准。23497.03亩耕地种粮补贴未应补尽补。7县向不符合补贴条件的主体发放种粮相关财政补贴85.89万元。5向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发放财政资金201.7万元。

4政策落地见效有短板。8个县整精米率不达标,稻谷收购政策落实不到位。个别县粮油购销公司执行粮食收购以质论价标准不到位。2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管理不规范,导致38.08万元财政补助资金绩效不佳。

(四)残疾人社保联保专项审计调查。

残疾人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了残疾人基本民生、就业创业、受教育权利、社会服务等保障情况,延伸调查了11个县和8个市级部门(单位)。发现的主要问题:

1残疾人保障政策执行不到位。相关单位信息共享不及时,造成残疾人两残等补助补贴保障不精准,涉及资金5.36万元。部分县级残联年度康复救助资金预算安排不到位,导致全市30名残疾儿童未享受康复资金救助。23家市属国有企业中有17家未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个别县2018年至2023未落实残疾学生教育资助政策,涉及资金62.2万元。

2体彩公益金未充分用于残疾人体育事业。20211月至202310月,市县体育部门留存体育彩票公益金7603.87万元,未按规定将其8%用于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

3残疾人证核发管理不规范。20208月以来,11个县残联采取目测方式评定残疾类别和等级,涉及人员417人;残疾人证动态核查不到位,未及时注销全市36名已死亡人员的残疾人证

(五)中高职院校审计情况。

1个高职院和1个中职院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措施落实、学生利益保障、校园餐管理、教育经费使用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双高建设不到位。高职院省级技术技能创新平台项目2个未通过验收,2个未实施;1个省级光伏工程技术项目未组织申报。

2校企合作项目维护学校利益不到位。高职院1家公司合作办学采购服务方案中的服务费用标准未经充分论证,服务费用确定不合理;校企合作项目数字商务产业院推进缓慢,违规转租经营性国有资产。

3学生利益保障不到位。高职院违规制定实习费管理制度,2022年转嫁学生实习费87.79万元。

4校园餐管理不规范。一是食堂管理不到位。高职院食堂未按规定留样,库房管理不规范、台账记录不准确。二是伙食费管理不规范。中职院近三年食堂盈余资金逐年增长,2021年及2022年盈余比例超过主管部门规定。三是食材采购政策执行不到位。高职院部分食堂食材未公开采购,中职院部分学期食堂食材沿用前期采购的供应商,未经政府采购;未经采购程序和集体决策确定营养餐窗口供货商,涉及资金90.74万元。

四、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2家国有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了贯彻执行重大经济方针政策,经营决策、执行和效果,企业财务的真实合法效益等方面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使用绩效不佳。1家国有企业持有的107套住宅、4间门市和其下属企业持有的两辆观光小火车、一辆观光车闲置未发挥效益。

2国有资源开发保护不到位。一是市属国企砂石开采监管不到位,2家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企业未建立砂石资产管理制度,砂石出场管理不到位、记录不完整,国有资源存在被盗风险。二是维护国有企业权益不够,2家国有企业均存在未按照合同约定主张收回超期未转运砂石和没收清运保证金的问题,分别涉及资金4728.63万元和621.45万元。三是1家国有企业以非公开方式对部分经营资源招租,下属企业违规减免租金120.8万元。四是景区票务管理不规范,存在票源舞弊和票款流失风险。

3经营和投资违规问题突出。一是2家国有企业涉及3.33亿元的工程未经招标或无采购程序直接指定下属企业施工的情况,部分项目存在违法转包分包和工程质量事故等问题。二是1家国有企业未报经市规委批准,擅自将1个投资项目的建设方式由改建调整为新建,存在投资风险。

4国有企业自主盈利能力差。一是2家国有企业通过虚增收入、提前确认政府补助收入等调节利润共计3.52亿元,剔除调节利润影响,均未全面完成市国资委下达的年度经营考核目标任务。二是2家国有企业因协调推进、资金组织不到位等原因分别有5个和14个重点项目推进缓慢或未如期实施。

(二)金融企业服务发展与风险防范审计情况。

1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服务发展和风险防范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了公司2021年至2023年服务发展、合规经营和风险管控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普惠重点领域不足。小微、涉农类贷款余额分别占总额的30.89%40.89%,且近三年新增涉农贷款呈下降趋势。二是少反映不良贷款2.69亿元,少计提拨备虚增2023年利润4909.62万元。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专项审计等,重点关注此类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资产账实不符。3个部门资产账实不符、核算不规范,涉及11宗土地和1处房屋、27项已报废的资产、110.93万元资产。个别部门5台笔记本电脑去向不明,4辆汽车因疏于管理、交接资料遗失等原因而无法下账,自建信息系统未纳入单位资产核算。

2资产使用不规范。个别单位未经审批和集体决策,仅经主要领导口头同意,将单位闲置门市出借给当地社区居委会,该居委会转租获租金9.23万元。个别部门超标准配备台式电脑25台,其中11台处于闲置状态。4个单位未经批准长期占用市级部门办公用房。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组织对5个县的世界银行贷款四川长江流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的2022年度财务收支和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对1名领导干部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关注了项目立项、管理及执行等情况,以及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完成及监督责任履行等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世界银行贷款四川长江流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不规范。一是资金使用不规范。2县未及时支付世行项目造林补助资金1281.44万元。3县未按合同约定支付服务费90.11万元。个别县项目支出中有249.54万元报账支出依据不充分。是营造林面积数据不准确。4县将79.03亩建设用地面积纳入营造林面积。个别县违规将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面积41.85亩纳入世行贷款造林项目。3县未及时完成造林任务15486.83亩。

2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履行不到位。一是用地管理工作不到位。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不够,2019年至2021年年度处置任务未完成;临时用地管理不规范,73宗共计78.53公顷的临时用地未实施复垦验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监督不到位,10宗地块未达复垦标准和要求,25宗复垦耕地后期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监督管理不力导致采矿权人落实矿山生态修复不到位。8宗矿山的采矿权人未按规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9宗矿山的采矿权人未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监管协议,导致治理恢复基金2819.37万元未落实;15宗矿山的采矿权人应缴未缴恢复治理基金1164.87万元;4宗矿山的停采区存在地表和山体裸露、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效果不佳、落实边开采、边修复要求不到位等问题。三是违规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违规向无土地使用权的项目单位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导致颁证时的用地单位与土地使用权的拥有单位不一致。

五、问题线索移送和推进制度建设情况

20237月至20246月,审计共发现并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60件,涉及问题金额1.33亿元,其中,移送纪检监察机关51件,移送地方党委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6件,移送公安机关3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乡村振兴领域微腐败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通过出具虚假验收报告、虚报农业政策性保险面积、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资质或投资额度等方式套取财政补助资金;擅自将村集体资金低息对外出借长期不追回

(二)医疗领域违规采购问题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公立医疗机构或人员在医疗器械、耗材采购中接受供应商利益输送,通过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供应商;接受药械供应商以免费投放、捐赠、区域共建等名义提供的医疗设备,捆绑采购专用试剂;采购供应商涉嫌围标、串标、偷逃税款、以虚假资料谋取中标等。

(三)国企领域经营管理不善问题频发。主要表现为有关国有企业在砂石采销业务中维护国企合法权益不够、私自供应砂石涉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工程项目实施中规避招采和监管程序直接指定直管企业实施且部分项目违法转包;游船服务经营违规确定民营企业为合作方且合作方涉嫌侵吞票款;国有企业因管理不善发生非正常性亏损等。

上述移送的涉嫌违法违纪案件线索,有的已由相关部门办理结案,有的正在查处中。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地方和部门积极推进整改落实,部分问题审计提出后立行立改、举一反三,促进开展5专项治理等活动推动拟定或出台78项制度,有效发挥了审计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

六、审计建议

(一)增强系统观念,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绿色硅谷、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全省重要的区域交通物流枢纽等重点中心任务,统筹协调,整合资源,进一步挖掘政策潜力、细化实化措施,强化要素资源统筹和财力保障。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发挥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园合作园区的带动作用,促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办好民生实事,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压紧压实民生项目和资金管理责任,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抓实抓细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惠民政策落实,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完善困难救助、灾后重建、生态环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民生领域资金支出监管制度机制,加强对民生资金全过程跟踪问效,使民生资金管理规范使用效益更好

(三)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关注债务风险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推动专项债券发行稳步有序,严肃查处虚假化债、数字化债及违规新增隐性债务,聚焦地方金融组织服务发展和风险防范,加强国有企业监管,提升业务经营、投资并购、担保借贷等关键环节风控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聚焦项目谋划、债券发行、支出进度、资金监管,严格落实专项债券资金全周期管理,加快债券资金使用进度,发挥好投资拉动作用。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防止生态损毁风险。紧盯关键少数履职尽责,严肃查处公共资金资源交易、国有资产处置、项目审批监管等领域重大违纪违规问题,推动权力规范运行。

(四)突出绩效导向,深化财政改革创新。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强对资产资源统筹利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高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健全绩效评价结果、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衔接机制,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加强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刚性约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本报告反映的是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具体情况以附件形式印送各位委员,并依法向社会公告相关审计结果。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市审计局将认真督促整改,市政府将在年底前专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市级预算管理和财政收支绩效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审计职能任务,坚持依法全面履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为乐山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护航助力!

本报告对县、市、区级行政区统称为县,市级一级预算单位统称为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